9月25日晚,受中國健康管理協會邀請,可喜安參加了權威健康欄目——《健康管理半月談》的節目錄制,生活館運營中心沈光烈總經理與中國健康管理協會副會長李明,北京中醫醫院風濕病科主任醫師、國醫名師學術繼承人張秦教授同臺,就“風寒濕痹證的預防與溫熱理療干預”展開深入探討。從風寒濕痹的病因、預防,到溫熱理療的實踐應用,再到健康生活方式的推廣,為公眾帶來了一場兼具科學性與實用性的健康分享。

從左到右依次為:
中國健康管理協會副秘書長 王斌
中國健康管理協會副會長 李明
北京中醫醫院風濕病科主任醫師,國醫名師學術繼承人 張秦教授
可喜安生活館運營中心總經理 沈光烈
權威平臺,匯聚專家智慧
《健康管理半月談》是一檔深耕健康管理領域的專業節目,由中國健康管理協會主辦,旨在傳播健康理念、提升公眾健康素養。欄目定期分享健康管理前沿知識、實踐經驗、政策解讀與行業趨勢,促進知識共享與思想交流,已成為健康領域極具影響力的權威平臺。
作為國內健康管理領域首個且目前唯一的國家一級協會,中國健康管理協會自2016年成立以來,始終以“實施全面健康管理、建設全民健康中國”為戰略目標,匯聚了數十位兩院院士和眾多知名專家學者,在推動全民健康事業上發揮了重要作用。
“風寒濕痹” :外感風寒濕邪+內在正氣不足
對話中,張秦教授結合臨床經驗指出,風寒濕痹多由外感風寒濕邪疊加體內氣血虧虛、正氣不足所致。經絡受阻、氣血不暢,便會“不通則痛”。
張秦教授還指出,風寒濕痹典型的癥狀表現為:
第一,關節疼痛與活動受限,具體表現為關節疼痛游走不定、關節冷痛,遇寒加重、關節腫痛,伴有活動受限;
第二,晨起關節僵硬,晨僵時間5分鐘到1小時不等,活動后好轉;
第三,畏風怕冷,頸背腰部尤為明顯;
第四,疼痛隨天氣變化波動,四季更替、陰雨天氣時癥狀明顯加重。
張秦教授還提醒,產后女性、中老年人、病久體弱者及既關節損傷、關節病患者都是易患風寒濕痹的高危人群。同時,夏季長期貪涼(如過度吹空調、貪食冷飲)、久坐久臥、過度勞累、長期熬夜以及精神壓力過大的人群,也更易受到風寒濕痹的困擾。
溫熱理療實踐:可喜安的探索與應用
在溫熱理療領域深耕二十多年的沈光烈總經理,從實踐經驗出發,詳細介紹了可喜安電位溫熱治療儀的研發、構造與應用。他分享道,產品核心材料——保健石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,可以釋放遠紅外線和負離子,并講述了產生溫熱的原理。
他還特別提到,歷經二十余年的迭代升級,治療儀理療效果不斷得到認可,先后進駐多家醫院的中醫科與疼痛科,并在2024年入選工信部老年用品產品推廣目錄,在醫院臨床與家庭理療中展現出廣泛價值。

推廣途徑:走進社區與家庭
當前,“防病”“治未病”已成為社會共識,但如果缺乏技術手段和產品支撐,這一理念就容易停留在口號。那如何讓成熟的溫熱理療方式和產品惠及更多人群?
對此,李明副會長提出“認知-技術-服務”的完整閉環思路:
第一步,加強健康科普教育,提高人民群眾的認知。
第二步,人民群眾認知提升后,會主動尋求有效的技術與產品,此時企業應提供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。
第三步,企業還需推動服務模式創新與標準化實施,實現健康理念在社區與家庭的落地應用。
在這一話題上,沈光烈總經理結合可喜安的實踐經驗進行了補充。他表示,可喜安在社區主要依靠口碑傳播,“一位顧客覺得有用,就會推薦給親友鄰居”,逐漸積累了很好的聲譽。為了保護老年顧客的權益,公司堅持“先體驗、再購買”的模式,讓顧客親身感受到產品效果,身體得到改善,認可產品后再購買,幫助顧客安心選擇。同時,針對年輕人忙碌、缺乏時間體驗的現實,可喜安通過“家庭日”等活動,把健康理念延伸到更多家庭,讓子女也能了解和使用理療設備。

健康科普:讓專業知識走進中國
在節目最后,沈光烈總經理還談到企業在健康科普中的努力:“健康理念必須用老百姓聽得懂的話來講,這樣他們才能真正用得上。”他強調,健康生活不僅靠醫療手段,更離不開日常的自我管理——合理飲食、規律作息、遠離寒濕、保持氣血暢通、愉快心情與適度運動,都是增強免疫力、遠離疾病的重要基礎。

遠離風寒濕痹,擁有健康的身體
專家的理論解析與企業的實踐案例相互印證,讓觀眾進一步認識到預防風寒、堅持科學理療的重要性。為了讓更多人感受到溫熱理療帶來的舒緩與健康,可喜安將持續深化產品研發與應用推廣,把溫熱理念帶給更多家庭,為建設“全民健康”貢獻更多力量。